上一篇講到我怎麼接觸到華德福、老大從幼兒園到小一的心路歷程 (傳送門在此),此篇為統整自己側面觀察老大從一下轉學進入華德福小學到二上的紀錄。

 

老大一下轉入華德福小學,班上人數約20出頭,男女比例差不多50/50,一開始看了同學畢業的幼兒園,心有稍稍揪了一下,因為約30~40%是非華德福幼兒園畢業,但想到我的孩子也小一自學了半年,在互不相識的情況下,別人也可能認為我的孩子被”汙染過”了,將心比心之下,同時也相信學校與老師的能力,就先將疑慮放下,事後老大正式就讀後,非常融入團體生活及學習進度,他很少主動跟我們分享校園趣事,比較多是課堂上老師說了什麼新鮮事,不過我們沒有被老師”傳喚”過,我想老大應該在班上是穩定又快樂的。

 

老大到了學校就讀後,我發現課程進度比自學慢很多,這裡的慢是指”效率”,同樣的內容學校會花比較久的時間教授,畢竟老師要兼顧每個孩子的需求,這是我一開始有點不太適應的地方,但轉念這能給老大較多的時間去觀察並融入這個團體,我很努力地按奈住焦躁,也把公小習作給放到一邊,我們利用樸克牌和桌遊幫小孩練習數學、國語,不知不覺就渡過了。

 

有次跟同學露營,先生與孩子們用樸克牌玩十以內的加減,才想起我們有很久沒幫他複習數學,華德福的數學教法比較特別,只有部分跟公小進度雷同 (有些則不會帶到,比如:認時鐘是三年級的事),二年級會將加減乘除的概念一次導入,讓它在孩子的腦海裡沉澱,之後再透過其他的教案喚起,給孩子們有”原來如此~”的驚呼。不過,我覺得他這個年紀十以內的加減及十進位的概念應該要很熟稔 (截至目前剛放寒假,老大已經可以自己推演到百位數的加減,這代表華德福對於沉澱與等待是有效的),我就想到以前研究蒙特梭利小學時,看到他們的數學教具很有規則且非常具體,上網研究教具與教學後,在蝦皮買了一套幼兒園程度的數學教具”陪他玩”。

 

在陪玩的過程中,我對於華德福教數學的方式感到非常地驚艷,我讓他自由使用串珠去湊塞根板,我發現他的思考方式很不一樣,也許是學校沒有那麼強調十進位的觀念,所以對於怎麼加到11,他反而是拿8+3去湊(諸如此類),而非10+1,而且他非常願意挑戰,利用1~9的串珠去加到50幾、60幾,甚至90幾。目前他對於乘除法板覺得很無趣,可能因為二上才剛導入乘除概念,寒假作業只是背2~8的九九乘法 (背誦有規律性的東西對孩子發展記憶力有幫助),之後我會再想些故事去引導他玩看看乘除法板,並搭配華德福的數學羅盤,讓他對整體更有感覺。

 

語文的部分,學校在二上開始導入部分的注音符號 (以前我聽說華德福小學是三年級才會教?),所以我拿出了一上公小國語來看,發現裡面幾乎大部分的字老大都已經學過了,所以目前當作是練習本雕他的筆劃。註:他的學校在一年級對筆畫還不是那麼地強調,每間華德福學校作法不同,孩子的教育最終還是要父母及孩子自己負責。

 

自然的部分,我的觀察是動手練習的部分還是偏寫字多,但老師透過故事帶入很多大自然的運作,並非像坊間畫一張”水的一生”的圖,按圖解釋給孩子聽,而是利用主人翁冒險的過程,讓孩子了解在大自然中遇到這樣的事情可以怎麼面對,無形中孩子會理解”這是什麼”,以後導入實驗課,孩子對科學就會很有興趣 (沒錯,就是沉澱後再喚醒)。

 

經過孩子這一年的學校生活後,發現孩子常會學一些543的回家 XD,但聽到他說某某同學怎樣怎樣的,相信他已經透過觀察學習到更多不是老師、大人可以傳授的東西。現在新的挑戰是老二已經大班,雖然已經經歷過一次幼小銜接,但就像生小孩一樣,第二次的經驗肯定會不同,且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老二在這尷尬的五歲也發生了一些事情,但就且戰且走,相信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海倫真大媽 的頭像
    海倫真大媽

    海倫真大媽

    海倫真大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